过去几年,资本与消费热度让宠物零售业一路高歌,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个行业开始“慢”下来:增速放缓、成本上升、消费者回归理性。那些曾靠开店速度、流量投放取胜的品牌,如今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经营考验:如何在增长降温的周期中守住利润与韧性?
我们从大型零售企业的财报中一窥端倪:有的通过订阅体系稳住现金流,有的靠医疗与营养服务撑起第二曲线,也有企业借并购重组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同地区的策略各异,但方向趋同是趋同的,即从“规模竞争”走向“结构竞争”
01
行业态势
进入2025年上半年,全球宠物零售行业延续了温和增长的态势,但与疫情后的高景气期相比,整体增速明显趋缓
根据Euromonitor的预测,2025年全球宠物照护市场规模约为2070亿美元,年均增速维持在中高个位数水平,较前几年高峰期的两位数增长有所放缓
消费结构上,宠物食品仍占据主要地位(约占40%—50%),但增长动能逐步向功能性食品、健康营养和宠物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转移。与此同时,宠物科技和线上渠道仍保持相对较快的扩张势头,Globe Newswire预测全球宠物科技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 170 亿美元
然而,从盈利视角看,2025年上半年是对零售企业“结构优先能力”的集中检验期。GlobalPETS指出,全球主要宠物零售商上半年业绩呈现“结构性分化”:部分企业保持营收正增长,但毛利率受到促销和成本压力挤压;而另一部分则通过优化订阅体系、提升医疗服务占比或强化门店履约效率,展现出更强的抗周期韧性
在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行业竞争的核心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
02
增长动能
面对增速回落的新常态,宠物零售企业正在通过三条结构杠杆重塑竞争优势
首先,订阅与会员体系成为维系客户粘性与现金流稳定的关键。将一次性交易转化为经常性收入,不仅提升了复购率,也增强了收入可见性。Chewy等企业正是依靠Autoship模式(自动续购)实现逆周期增长的典型代表
其次,医疗与营养服务业务成为抵御消费波动的重要支撑。与用品、玩具等可选品不同,宠物诊疗、疫苗与营养管理属于刚需消费。在经济波动期,这类高频服务型收入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稳定性。例如英国Pets at Home在零售下滑的情况下,仍凭借兽医业务实现整体盈利增长
最后,线下门店效率与到店履约能力重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疫情期间线上渠道快速扩张,但2024年以来消费者逐步回流线下。那些能够将“门店体验+即时履约”结合的品牌,如Fressnapf、Pet Valu等,正在重新夺回用户心智
由此可见,宠物零售行业已从单一渠道竞争转向“多触点、一体化”协同的效率比拼
03
财报回顾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宠物零售业呈现出“双线并进”的格局:成熟市场进入结构修复与利润回升周期,而新兴市场则在资本驱动下加速扩张。总体而言,零售企业正从“流量红利”时代,迈向以效率、服务与韧性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
北美市场
在北美,宠物零售企业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行业整体保持温和增长,但竞争焦点已从流量争夺转向利润修复与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美国的 Chewy持续巩固其电商龙头地位。根据公司披露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Chewy实现净销售额 31亿美元,同比增长8.6%,毛利率提升至30.4%,净利润6200万美元。Autoship自动续购销售额占比83%,较上年进一步提升,带动公司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上升至5.9%。稳定的订阅现金流与增值服务拓展,使Chewy在需求趋缓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盈利韧性
同样在美国的Petco,则在“去促销化”和结构优化中实现利润反弹。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约15亿美元,同比下降2.3%,但经营利润上升至43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000万美元。通过削减折扣促销、优化库存结构以及扩大诊疗与保险业务,Petco正从“以量换利”过渡到“以效修复”,逐步形成“零售+医疗”双轮驱动
加拿大的Pet Valu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 2.81亿加元,同比增长5.8%,同店销售增长2.6%。公司同时上调全年营收与EBITDA指引,反映其特许经营模式与区域深耕策略的稳定性
总体来看,北美宠物零售业正由高增速阶段进入结构优化期。订阅制、医疗服务和数字化会员体系成为企业保持增长的核心支撑,利润质量与客户留存取代流量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欧洲市场
与北美相比,欧洲市场的表现更具“结构性对比”:北欧企业以并购整合扩大版图,西欧企业则专注线下提效与利润修复
北欧龙头Musti Group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显著增长。公司报告期内净销售额2.415亿欧元,同比增长14.3%,同店销售增长4.0%,并购波罗的海连锁企业Pet City贡献收入1730万欧元。尽管促销和并购支出压缩短期利润,调整后EBITDA仍达2570万欧元(利润率 10.6%)。Musti通过“高密度门店布局+数据化会员运营”强化区域控制力,其扩张路径从“数量增长”转向“协同增长”,成为北欧结构升级的代表
在西欧,Fressnapf | Maxi Zoo继续引领全渠道整合。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7亿欧元,门店销售增长7.3%,线上增长0.8%。企业重点投入Click & Collect模式与门店履约效率,强化线下体验与库存周转
Pets at Home 则展现出“医疗服务化”的盈利路径。2025/26财年第一季度,集团营收4.8亿英镑,同比增长5.2%,其中兽医业务增长6.2%(同店 +7.8%),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总体而言,欧洲市场上半年总体平稳。北欧以并购实现规模扩张,西欧则通过运营效率与服务附加值修复利润,三家龙头的共性是:在低增长周期中以结构韧性取代规模冲动
中国市场
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宠物零售的公开财务披露有限,但整体趋势清晰:收入端稳步增长,利润端处于修复阶段
根据多家行业机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宠物零售市场规模约 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2%。市场主体仍以食品类为主,但医疗、美容与功能性消费增长更快,反映出“服务型零售”正在成为行业新主线。企业普遍通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延伸提升单店产出,但成本结构与价格竞争仍限制利润修复。下半年行业关注点将转向经营效率与渠道协同,而非单纯的扩张规模
日本市场
日本宠物零售市场增长温和,但结构持续优化。由于独立财报披露有限,主流企业的财务表现需从集团口径观察
AEON Pet(Petemo) 依托永旺集团零售生态,持续扩大“零售+医疗+生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