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等。
消息显示该公司由伊利股份旗下深圳市健瓴创新种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恩和生物等共同持股。
2021年7月,恩和生物宣布完成超1亿美元的B轮融资。至此,恩和生物的融资总额超1.45亿美元,创下亚洲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速度及融资规模纪录。该公司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招银国际资本、经纬中国、夏尔巴投资、源码资本、五源资本、美团等。
公开资料显示,伊利股份成立于1993年,主要从事各类乳品及健康饮品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液态奶、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等几大产品系列。2024年,伊利股份营收为1157.8亿元,同比减少8.24%;归母净利润为84.53亿元,同比减少18.94%。进入2025年一季度,伊利股份营收为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为48.74亿元,同比减少17.71%。
早在2019年,恒天然就与比尔盖茨、贝索斯等共同投资了合成生物龙头企业Gingko Bioworks孵化的替代蛋白公司Motif Ingredients。2022年,恒天然更与帝斯曼-芬美意合资成立了无动物乳制品公司Vivici,产品β-乳球蛋白产品获得了FDA的self-GRAS认证。
2024年,恒天然还宣布与澳大利亚初创公司Nourish Ingredients合作,共同开发通过精准发酵技术生产的乳制品脂肪替代品Creamilux。该产品由转基因微生物制造,旨在精确模拟传统乳脂的浓郁口感、香气和乳化特性。
达能还与合成生物学公司DMC Biotechnologies合作创建了生物技术开放平台,旨在推动生物基材料和成分的先进发酵工艺发展,显示其对整个生物制造生态的兴趣 。
反观国内,乳企关注的焦点单品是母乳低聚糖(HMO),这一明星单品能满足婴幼儿配方奶粉对这一关键营养素日益增长的需求。
伊利集团还在2024年1月与英国Xampla达成合作,该公司拥有一套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可食用薄膜、微胶囊、涂层等产品的技术,从可持续包装角度切入生物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