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吸猫撸狗”逐渐风靡,饲养异宠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非洲牡丹鹦鹉、小浣熊、暹罗鳄、水獭、土拨鼠、黄金蟒甚至老虎、狮子、蜘蛛、蜥蜴、大象等都被当成个人宠物,相关视频也在社交网络上盛行,受到热捧。在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中,“异宠”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态。另一方面,网上售卖活体野生保护动物的信息泛滥不止。
与普通的猫狗伴侣宠物不同,这些另类的宠物并不像主流的宠物一样经受了人类上千年的驯化,它们仍然属于野生动物,仍具有自己的天性。例如浣熊喜欢游泳、狐狸喜欢挖坑等等。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有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饲养的宠物为异宠,根据新华网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仅有52%的饲养者意识到自己饲养的是异宠,47%的异宠初次购买者几乎没有花时间研究所购宠物,饲主因一时喜欢或冲动购买了宠物,对宠物却不够了解,可能会一不小心购买了国家保护动物触犯了法律。
随着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被罚没的活体动物数量也随着案件量攀升。
4月28日,浙江温岭市公安局连续破获3起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嫌疑人3名,查获稀有龟种7只。据介绍,三案嫌疑人均把涉案稀有龟种作为宠物饲养。
4月29日,四川绵阳警方破获特大系列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缴获异宠类野生动物110余只,斩断2条非法收购、出售异宠类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链条。其涉案野生动物包括四爪陆龟、辐射陆龟、球蟒、美洲绿鬣蜥、阿根廷黑白泰加蜥、平原巨蜥、墨西哥火脚蜘蛛、豹纹陆龟、苏卡达陆龟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6月5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检察院依法向8名犯罪分子提起涉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据调查,公安机关从犯罪嫌疑人家中冰柜内搜出非法收购的果子狸死体11只,小麂死体5只,猪獾死体3只,松鼠死体1只,猕猴骨架1副,红腹角雉死体1只。
而这些涉及野生动物的安利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在世界环境日前夕,做为承担上海市90%左右收容救护任务的上海动物园曾公布了一些数据,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动物园收容的罚没野生动物有29种328只, 2020年截至5月25日,已经收容野生动物60种241只,其中鸟类23种41只,两爬类33种196只,兽类4种4只。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比较多的就是蛇、龟两栖爬行动物,还有天鹅、鹦鹉等鸟类,现在除了这些,还有狐狸、梅花鹿,甚至还会发现猕猴等灵长类动物。
每一只被收容的野生动物,都有一套收容程序。据工作人员介绍,先要过检验检疫关,受伤的动物会进行救护、治疗和隔离。受伤痊愈的和没受伤的健康动物,如果是本土动物,达到放归放飞条件,能适应本地生存环境的,就予以放归放飞;如果是非本土的野生保护动物,不适应上海的生存环境的,就会在动物园进行风土驯化保护,有的有条件了可以予以展示。
对于饲养异宠来说,动物们也是极其不幸和痛苦的。野生动物在被迫圈养时的某些行为 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的心理情感创伤,由于心理疾病,动物有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例如,鹦鹉可能会啄光自己的羽毛,有些动物甚至会绝食、拒绝任何同类异类的交流,甚至会自杀。
近年来,由于饲养异宠导致异宠伤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尤其是饲养毒蜘蛛、毒蛇,更严重的会直接导致饲主收到攻击而死亡,异宠们的攻击性、毒性以及携带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可能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影响。目前已知的大约200种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70种与异域宠物有关。
例如2019年沈阳一名14岁男孩被自己饲养的宠物竹叶青蛇蛇咬伤,然而多家医院都没有血清,导致男孩留下了后遗症;
2018年上海一女子网购一条剧毒银环蛇当宠物,在喂蛇时被蛇咬伤了左手食指,该女子的心跳一度骤停,在辗转多家医院后,该女子侥幸抢回了一条命。
在广西柳州一家养蛇场内,养蛇场的老板不幸被一条毒蛇咬伤。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对他进行抢救,但因该老板中毒时间较久,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结语:在这里小编告诫大家养宠物要遵守法规,不要因为好玩或者喜欢而触犯法律。在购买宠物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宠物的来源、种属。同时也要记得,不要认为国外可以养,我国就可以养,野生的不能养,人工繁殖的就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