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肉食上半年扭亏为盈 “起飞”的猪价能否继续助力
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日前,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中粮肉食向外界展示了其2019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该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4.03亿元(单位下同),同比提高34.9%;期内溢利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录得0.9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2.43亿元而言同比增长137.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43亿元来说同比提高了158%。
业绩报告
据了解,成立于2002年的中粮肉食,前生是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就目前而言,该公司与港股中的同行万洲国际业务模式相似,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饲料生产到生猪养殖环节,再到屠宰、肉制品加工及销售。此外,该集团旗下还拥有两个核心品牌,即“家佳康”和“万威客”,主要负责销售生鲜猪肉和肉制品。
而值得一提的是,中粮肉食作为一家拥有一条完整生猪养殖产业链的企业,自然受猪周期影响业绩波动幅度比较大。
而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中粮肉食也在财报中表示,收入同比增长34.9%主要是肉类进口业务销量同比增加42.5%,以及上半年生猪出栏同比上升15.2%所致。而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本期亏损主要是因猪价低迷、公司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投入等因素对养殖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单看中粮肉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溢利其还是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的,而收入同期也大幅提高了不少,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财报。
此外,令人好奇的是,如果分业务来看,中粮肉食的表现又如何呢?
据财报显示,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其生猪养殖分部亏损4.36亿元,主要是非洲猪瘟导致猪价低迷、公司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投入等因素对养殖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生鲜猪肉分部业绩溢利0.53亿元,主要是品牌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肉制品业务分部溢利0.025亿元,主要是渠道转型持续推进;而肉类进口业务分部溢利0.37亿元,主要是进口业务规模显着增长。
可以看到的是,受非洲猪瘟影响,该公司生猪养殖分部亏损达4.36亿元,而受涨疯了的猪价影响,其以生鲜猪肉为主的分部业务则又为该公司贡献了不少溢利。
不过,这些业务具体又是如何影响其业绩表现的呢?
其一,2019年上半年出栏量稳步增长,品牌生鲜持续推进。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生猪出栏量145.1万头,同比增长15.2%,商品大猪出栏均重105.4公斤/头。公司加快新场建设和投产进度,截至2019年6月底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463.8万头,较年初增加54.9万头,新场均已投放母猪。下半年将按计划继续扩大母猪群体,保障后续出栏量。
此外,2019年上半年,公司适当增加猪肉库存,生鲜猪肉销量8.6万吨,同比小幅下滑6.0%,其中品牌猪肉销量1.9万吨,同比基本稳定。品牌生鲜收入增长15.8%达4.51亿元,品牌生鲜收入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至31.3%2019年上半年,生鲜猪肉分部产能利用率已达91.9%,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
其二,盒装猪肉销量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扩大进口采销规模。
据财报显示,公司继续大力打造盒装猪肉超级单品,2019年上半年销量1320万盒,同比增加72.2%,日均销量突破7.3万盒。公司与新零售渠道深度合作,盒装猪肉已进驻某中高端生鲜电商全国69家门店,安全、新鲜、便捷、精分割的产品特质深受消费者欢迎。
同时,2019年上半年,在国内肉类供应偏紧的趋势下,公司继续深化全品类、多国别的采购体系,扩大进口来源。上半年实现分部销量5.9万吨,同比增长42.5%,其中牛肉销量3.1万吨,同比增长129.1%;分部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76.6%。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中粮肉食似乎逐渐走出了猪瘟的影响,在业绩上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起飞”的猪价能否继续助力?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19年第33周(即8月12日-8月16日)监测数据显示,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0.20元,环比涨10.9%,同比涨60.1%。
而再根据国盛证券研报显示,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则可以看出8月以来猪价的环比涨幅已经较6、7月环比涨幅进一步扩大,且突破前几轮周期的高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当前涨疯了的猪价,不少研究机构都预计一个观点,或者说达成了共识,即猪价或许还能继续涨。
在这其中,国盛证券指出,猪价加速上涨,且突破前几轮周期的高点,而当前又尚未带到猪肉消费旺季,后续猪价可能仍会继续上涨。此外,截止8月中旬,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已经接近农业农村部4月时作出的预测同比涨了70%,如猪价继续上涨,可能推动通胀预期持续升温。
而天风证券也指出,在生猪产能深度去化之下,未来全国猪价有望持续超预期。
具体而言,7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8.9%,同比降31.9%,产能达到非洲猪瘟以来单月最大去化幅度。而根据猪联网数据显示,8月25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达到25.39元/公斤,仍在持续上涨之中;因此其预计8-9月间全国生猪供给将持续趋紧,从而推动猪价继续加速上涨,9月全国均价有望超过25元/公斤。且在生猪产能深度去化之下,未来全国猪价有望持续超预期,2020年生猪出栏均价将超过25元/公斤,头均盈利有望达到1000-1500元。
不过,诡异的是,持续上涨的上涨却与中粮肉食的股价走势背离。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市场主要关注猪肉板块的3个指标,包括出栏均价、出栏量、净利润。在这其中,尤其关注的则是出栏量。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如今国内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的出栏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而尽管当前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养殖户为规避生猪染病风险,后续可能继续提前出栏,而不是养到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之前的重量,导致出栏生猪平均重量下降。
而据中粮肉食公布的今年二季度运营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期生猪出栏量和生鲜猪肉销量均表现低迷。2019年2季度,中粮肉食生猪出栏量63.8万头,同比减少7.5%;生鲜猪肉销量4.2万吨,同比减少13.4%。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18年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长32.4%的生猪出栏量,中粮肉食在今年二季度的生猪出栏量增速反转明显太大。
此外,从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出栏数据看,除了傲农生物环比增长4.20%以外,其余公司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换言之,整个行业的养殖和出栏量目前仍处于疲弱的趋势,中粮肉食今年全年的出栏量也会难言乐观。
因此,在不乐观的出栏数据之下,中粮肉食的股价表现也好不到哪儿去。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涨疯了的猪价或许只能利好其业绩,但对股价表现那可说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