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和范围
目的:规范产品碳中和认证活动,依据相关法规政策确保认证一致性和有效性。
范围:适用于任何组织的产品碳中和实施活动,包括碳足迹核算、减排行动、排放抵消及信息披露等,范围可随法规调整。
2.认证依据
ISO 14068:1-2023《气候变化管理-向净零值过渡 第1部分:碳中和》;
PAS 2060:2014《碳中和论证规范》。
3.认证模式
文件评审+现场检查。
4.认证流程
认证申请→2.文件评审→3.现场检查→4.编制报告→5.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5.认证人员要求
5.1申请评审/方案管理人员
能力:熟悉生命周期评价、碳中和认证法规及流程,掌握风险控制知识。
资格:接受过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及认证技术培训。
5.2检查员
能力:持有温室气体管理师证书,掌握碳中和标准,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资格:接受过温室气体基础知识及专业培训。
5.3认证决定与复核人员
能力:持有温室气体管理师证书,熟悉碳中和认证流程与标准。
资格:同检查员要求。
5.4技术专家
能力:具备行业碳排放核算、碳足迹专业知识,可能需特定行业资格证书。
资格:不低于检查员标准。
6.认证时限
自受理至出具结论一般不超过90日,因委托人原因(如资料延迟、整改滞后)延长的时间不计入。
7.认证实施程序
7.1申请与受理
条件:产品符合法规标准,提交碳中和数据(如能源来源、碳排放活动数据、减碳方案等)。
文件:申请书、注册证明、环保合规文件、碳中和数据及证明材料、多地址清单等。
7.2现场检查
内容:
i.产品一致性:核实排放设施、生产过程、资源能源使用与申请文件的一致性。
ii.碳足迹量化核查:采用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或实测法,核查数据质量(初级数据完整性、次级数据准确性)。
iii.碳中和实施计划核查:核实功能单位、减碳目标、抵消策略。
iv.碳减排行动核查:评估减排策略的有效性。
v.碳排放量抵消核查:验证抵消方式、数量的合理性。
7.3认证决定
综合文件评审和现场检查结果,合格后30日内颁发证书,不合格则终止认证。
8.证书管理
有效期:仅针对报告年度有效,需每年重新认证。
内容:包括证书编号、碳中和声明(排放量、抵消量等)、认证依据等。
暂停/撤销情形:未履行变更、整改无效、弄虚作假、导致安全事故等。
9.认证后管理
获证组织需通报法律地位变更、生产过程变更、质量安全问题等信息。
10.检查人日
文件评审:1.5人・日(可按组织规模调整);
现场检查:≥2人・日,多场地分别计算,已获碳相关认证可减少0.5-1人・日。
11.认证标志使用
可用于产品标签、宣传材料,但需符合认证机构规定,暂停/注销时需召回带标志产品。
12.认证责任
认证机构对结论负责,委托人对资料真实性负责。
13.其他
收费按国家规定公开,未尽事宜按认证机构规则执行。
若需了解认证实施规则的详细信息,请联系技术部。电话:010-59195182-8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