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来源的肉类、不同形式的肉制品对宠物的营养价值均不同,目前还没有宠物食品行业肉类的整体数据研究,本文根据目前宠物食品中常见肉类、肉制品的应用及加工工艺展开讨论,对宠物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有一定帮助。
鸡肉作为宠物食品中主要应用肉类之一,能满足犬猫对大部分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需求。鸡肉因其较低的脂肪含量和低敏性,常作为宠物食品中主要肉类来源。鸡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有效降低和预防犬猫的心血管疾病。鸡腿肉中含有较多铁,可帮助犬猫补充微量元素、改善缺铁性贫血。鸡胸肉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以起到恢复视觉疲劳、保护皮肤毛发的作用臼。
火鸡生长速度快且出肉量高、瘦肉多,屠宰率比一般鸡高约1倍。其料肉比为2.4~2.9:1。火鸡肌肉比较集中,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与其他的常见肉类相比,火鸡中的胆固醇含量较低,同时,其脂肪之中还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为宠物所必需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宠物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
中医称鸭肉为“滋补上品”。鸭肉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效,有助于强化犬猫体质;温和地调养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鸭肉还被证实有益于舒缓咳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相较于一般的畜肉更为突出,不仅总量高而且含氮浸出物亦颇为丰富,这一特点赋予了鸭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脂肪分布十分均匀,总体含量大约为7.5%,即使在整只鸭的不同部位,也能获取相对稳定的脂肪摄取。
鸭肉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优质来源,每100g鸭肉中含有大约10mg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在B族维生素的具体构成上,鸭肉尤其富含尼克酸,其含量高达60%~80%。且鸭肉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融点低,易消化。因此,适度食用鸭肉可作为均衡犬猫饮食中补充高质量蛋白质和重要维生素的理想选择。
王健等对番鸭、高邮鸭、樱桃谷鸭这3种不同品种的鸭肉进行肉质嫩度分析,通过肌纤维直径和肌束膜厚度分析,以及肌肉中的pH值、蒸煮损失以及脂肪含量来作为对肌肉嫩度进行判断的参考指标。其研究结果显示,3个品种间鸭肉嫩度差异只存在有细微差异,但从整体上来看鸭胸肉嫩度高于腿肉,番鸭是3个品种中食用性能最好的肉鸭。
鸽子的营养价值极高且易于消化,消化吸收率在95%左右。其蛋白含量为24.47%,超过鸡鸭、牛羊等大部分常见肉类。鸽肉中所含的蛋白质有大量犬猫必需氨基酸。鸽子肉的脂肪含量为0.73%,可帮助宠物增重发腮。此外,乳鸽中还含有丰富的软骨素,是理想的肉类来源。
鹌鹑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富含犬猫生长及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减少脂肪摄取和胆固醇摄入的不错选择。鹌鹑肉不仅有助于促进肾脏功能的强化和腰部力量的增长,还对维护宠物的整体健康和活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宠物食品中常用来制作冻干零食,适口性好的同时,鹌鹑肉可以通过滋养肾气和强化关节支持,在犬猫日常饮食中发挥补益作用。
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脂肪与胆固醇相对较低,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颇高,还能有效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伤病恢复阶段的犬猫而言,适宜在饮食中增加适量牛肉,因其有助于补充血红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和整体康复。牛肉内含丰富的维生素B6,有利于口腔溃疡愈合并有助于糖尿病预防;而其中的维生素B12,则有益于增进记忆功能及优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
兔肉拥有“三高三低”的营养优势特征,三高指的是高蛋白质、高赖氨酸、高消化率;而三低则是指脂肪含量低、胆固醇水平低和能量密度低。免肉因其纤维细腻柔软,脂肪和结缔组织含量较少,特别适合需要控制体重的犬猫食用,被视为一种高品质的理想肉类选择。
在金枪鱼中,富含有DHA(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牛黄酸及EPA(二十碳五烯酸),这些营养成分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此外,金枪鱼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可维护犬猫心血管健康,并且这些脂肪酸对哺乳期犬猫大脑发育大有裨益,能够促进幼崽大脑发育的同时,还能促进成年犬猫认知功能的提升和神经保护。
三文鱼对犬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其富含二甲氨基乙醇(DMAE)、深海鱼油(0mega-3)、脑黄金(DHA)等成分,对犬猫身体健康、各器官系统维护有正向效果。犬猫定期适量食用三文鱼,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还能强化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炎性反应,减少犬猫其他肠道疾病患病几率。
南极磷虾作为海洋生物资源中的重要生物,其营养价值极高。磷虾中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一虾青素,是一种强大、天然的色素和抗氧化剂。它不仅可以抵抗氧化过程导致的犬猫代谢问题,也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效。同时,虾青素对患糖尿病犬猫的血糖控制、对犬猫肾脏疾病的防治,以及增强宠物机体免疫力等方面都展现出积极作用。
鹿肉因其富含高蛋白、低脂肪、易于消化吸收且营养成分多样、口感鲜美而备受推崇。鹿肉还具备提升身体新陈代谢速率的功效。鹿肉内所含精氨酸相对较高该氨基酸在身体内不仅参与到氨基酸代谢过程,还在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
刘新达等、温超宇等分别用70%鲜肉和30%鲜肉代替肉粉,采用国际通用适口性比较测定方法“双盆法”对健康成猫进行测试,2个测试结果均表明,以鲜肉为原料生产的猫日粮适口性高于以肉粉为原料生产的猫日粮。从粪便评分及消化率来看,相较肉粉粮,使用30%鲜鸡肉替代鸡肉粉能够显著提高大部分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热鲜肉是胴体温度由37℃冷却至室温的肉。冷却肉是将热鲜肉冷却至3℃左右后,将肉进行一系列精细化切割、加工包装后,通过冷链运输至消费者手中。冷冻肉与热鲜肉和冷却肉不同,屠宰后的肉类处理过程更加复杂。首先肉类将通过预冷迅速降温,目的是使肌肉组织内的乳酸排除;然后迅速冷冻,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肉温降低,以完成锁鲜和抑菌的目的;最后将冷冻的肉品放至-18℃以下进行保存,保留肉品状态并延长货架期。
挤压膨化工序是指依赖螺杆推送力与内部摩擦力共同作用,促使原料在设备内部承受高温高压环境,随后当压力突然解除至常压状态时,原料内部水分瞬间汽化,导致原料组织结构转变为类似海绵状的多孔形态伴随着显著的体积增大效应。普通挤压膨化工艺进料中鲜肉所占比例最高可达50%。
冷冻干燥的方式可以让原材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损失的更少。研究发现,经过真空冷冻干燥之后的水果,其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有5%,但是脂溶性维生素没有出现损失,因为冻干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非常低,因此在保藏时可不适用防腐剂。同时,经过真空冷冻干燥之后的肉产品色泽较好、营养损失也较少,同时还具备口感酥脆、复水性好、水分含量较低等诸多特点。此工艺能解决传统风干肉品质较差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宠物食品的适口性,深受犬猫和宠物主人的喜爱。
烘焙粮更多的是工艺的升级,也就是经过低温冷压,原料缓慢熟成,烘焙成型,且不需要在高压的环境中加工,烘焙的形式做到了更好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和新鲜度。由于烘焙粮没有前端复杂的处理过程,因此对原材料的要求也较高。但纯低温烘焙有潜在风险,如细菌、寄生虫等,此外,美拉德反应不充分,风味也较差。因此,麦富迪BARF烘焙粮采用三段式轻度烘焙,加一段100℃的烘焙程序,在保证风味和营养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传统风干肉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但缺点也较为突出。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引入更先进、更科学的加工技术来生产宠物食品,如低温烘干技术等。
蒸煮是指通过蒸、煮等较低温度(100~200℃)的烹饪方式烹制的食品。低温即食鸭胸肉在85℃下最合适的蒸煮时间为80min,在该条件下生产的即食鸭胸肉,有利于改善产品品质,整体提升产品的口感和味道。
但温热处理对微生物,尤其是芽孢抑制作用较弱食品安全问题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真空低温蒸者技术应运而生,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加工食品的一般流程:原辅料预处理→定量真空包装→加热蒸者熟制→冰浴冷却至10℃以下→低温贮存,快速降温可抑制芽孢的萌发。此技术可应用于宠物鲜食生产中,即可保持食物的最佳风味,又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其生物安全性。
现如今犬猫作为伴侣宠物在家庭中备受欢迎,宠主对其饮食与健康的关注程度成为了推动宠物营养研究的重要动力。猫作为典型的肉食动物,致使对宠物食品中肉类来源和营养功效的深入研究成为必然,肉类及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对犬猫适口性和消化性的影响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改善宠物食品中肉类来源和品质,找寻更安全高效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对宠物的饮食健康有重要意义。
来源:吕红萌等《不同肉类及肉制品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