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2021年来,已经有11家宠物食品企业完成融资。此外,尾巴生活、pidan彼诞、小佩3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也有宠物食品业务。特别是彼诞,已经明确表示宠物食品产品开发是本轮融资的主要用途之一。
宠物食品行业,已经成为宠物行业的“吸金”大户。
截至2021年9月,宠物食品相关企业融资情况
分析11家获得融资的宠物食品企业,派读君发现了它们的几个特点:
一.融资轮次较早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聚焦于细分市场的企业。
黑米先生最早开创了“定制化鲜粮”的品类,目前已经有近200种配方;萌宠出动聚焦在提供“每日装”定制营养品;法贝滋同样聚焦在鲜粮品类;它赞则主打低温烘焙猫粮产品;毛星球FurFurLand则专注在鲜粮和冻干产品,并且已经推出了专属的IP形象。
完成A轮融资的帕特和高爷家,也不是全品类企业。帕特专注于生骨肉配方,高爷家以益生菌配方主粮切入市场,并且专注于猫食品领域。
完成首轮融资的红狗和朗诺,尽管发展时间比较长,但其赛道也相对聚焦。红狗一直专注在营养品领域,2020年才开始布局主粮。朗诺则主要围绕冻干产品进行布局。
派读君认为,从宠物食品行业的现状来看,麦富迪、顽皮、比瑞吉等本土成熟品牌,玛氏、雀巢普瑞纳等全球巨头,都已经形成全品类布局。新锐企业要立足,通过细分市场切入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90后和95后宠物主崛起,使宠物食品消费细分化,也为新锐品牌提供了成长空间。这或许也是资本看好聚焦细分市场的新锐品牌的原因。
二. 在细分市场已经取得领先、开始扩张赛道的企业,融资规模更大。
2021年宠物食品行业融资规模过亿的红狗和卫仕,都是这种情况。
在宠物营养品行业,这两家企业已经排名前两位。在《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简称“2020年白皮书”)的调研中,卫仕和红狗在犬、猫营养品市场排名前两位。公开数据显示,卫仕在2020年“双十一”、2021年“618”期间,销售额在天猫宠物营养品领域均排名第一,2021年“618”期间在天猫、京东都进入宠物全品类销售额前十。有统计表明,RedDog红狗的营养膏和化毛膏,在中国市场同品类也排名第一。
“赛道第一”是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标准。作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企业自身价值更大,也更容易吸引资本市场投下“重注”。2018年卫仕A轮和A+轮融资的总额,就已经达到1.8亿,而红狗首轮融资也达到2亿。
在细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融资时往往着眼于更大的发展需求,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大。卫仕和红狗都在2020年进入宠物主粮市场,而这是宠物行业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2020年12月以来,卫仕B轮、B+轮、B++轮融资总额已经达到8亿元左右,而其2021年开工的宠幸宠物用品产业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就达到7亿元。
三.产业布局更完善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
融资的11家宠物食品企业中,有6家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自有工厂。其中,既有成熟品牌红狗、卫仕、朗诺,也有新锐品牌黑米先生、帕特、高爷家。甚至宠物食品业务占比并不高的小佩,也在上海建设了自有工厂。
这也说明,自建产能已经宠物食品行业的共识。关于宠物食品企业产能建设的更多信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阅读派读君(ID:pethadoop_data)此前的文章《宠粮“凶猛”,力气都用在了哪儿?》。
除了产能,重研发也是融资企业的普遍特点。特别是融资轮次在A轮及以后的公司,专门的研发机构成为 “标配”。卫仕宠物营养研究所有夏咸柱、印遇龙两位院士“坐镇”;帕特是首家和“双一流”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建设研发中心的宠物食品企业;高爷家正在筹建继华南农业大学、中宠之后行业内第三家喂养实验基地。
四.行业巨头加速“下场”。
完成首轮融资的朗诺,2009年就进入宠物冻干食品领域,是业内领先品牌。“2020年白皮书”的调研显示,朗诺在国产猫零食品牌中排名第五。2021年“618”期间,朗诺在天猫平台的销售额比2020年同期增长133%,增速在猫零食销售额前15名的品牌中排名第五。
朗诺的投资方新瑞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宠物医疗集团。新瑞鹏的投资方中,也包括了高瓴、腾讯、勃林格殷格翰等行业内外的巨头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