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华南大区水产料经营思路战略性调整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今年,华南尤其是珠三角的水产料市场,局势显得有些扑朔迷离——饲料连番降价却在原料价格上涨后,迟迟没有同步上调。行业开始揣摩市场主导者之一海大集团的用意。而同时,海大集团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就水产料业务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雷霆行动”。这些迹象表明,海大集团在实现水产料500万吨目标的过程中,似乎已在逐步改变什么。
日前,水产前沿记者采访了海大集团副总裁、华南大区总裁程琦。借此次交流,了解海大集团的真实想法。
华南大区水产料经营思路调整
水产前沿:今年以来,海大华南大区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程琦:目前,华南大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的进展还是非常不错。今年上半年,禽料(鸡鸭鹅料)总计同比有30%左右的增幅,水产料(华南大区主要是普水料)增长20%,单就6月份而言增速在加快,普水料的增幅至今已超过50%。
水产前沿:今年海大华南大区普水料市场投入了很多资源,增量20%有没有达到预期?
程琦:我们对目前的增长以及下半年的展望是满意的。这个阶段对华南大区而言,增量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建立给养殖户带来超额价值的能力,且能够体现出来。我们一直强调一个理念,就是要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也就是希望有更多优质的渠道和养殖户愿意选择海大的产品。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追求短期的销量目标跃进式增长。站在我的角度,更希望看到是团队帮助客户提升经营价值,而不是仅仅完成一个销量的目标或者简单的KPI考核。这样的 导 向 逼 着团队以不一样的思路来做一些调整和突破。
6月份来看,华南大区的分子公司普水料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背后体现的是我们有这种战略定力来布局和经营市场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把市场布局、产品定位,客户服务等方面尽量做到最优,通过不断提升用户价值来增大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华南大区水产料的增长,来自于我们大幅度的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创造了差异化的价值。
水产前沿:您的意思是思路上有些调整了?
程琦:对,包括我们之前的连番降价,实际上是一个战略层面的调整,而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基于我们对这个市场格局变化后的应对。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大家能看到消费者对普水鱼消费的下滑,与此同时名特优品种的消费大幅增长,因此整个普水鱼市场的需求是呈下滑趋势。但从供应的角度上来说,这几年非常多的饲料企业投建膨化料线,且大家认为普水鱼料的进入门槛较低,基本上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
在需求曲线往下走,而供给曲线在扩大时,普水料价格势必会走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这不是某个企业所能决定的,也不受控于个体的意志。未来饲料价格很可能不是主要由原料价格来决定,而是由这个行业的供需关系来确定。国内非常多的行业如钢铁、煤炭、水泥等,曾经都出现过非常惨烈的亏损,这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后,一定会通过激烈的竞争,淘汰落后产能。个人来看,未来普水料的竞争很可能会比当前禽料市场还要激烈,全行业盈利的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了,或许最后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盈利,很多企业都会走向经营困难的局面。
我们是华南市场上普水料占比最大的企业,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市场格局的调整。所以,今年我们的调整不是一个突然的决策,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市场行为,要大幅度地提升普水料产品的性价比,让养殖户获得高于同行企业所能给与的超额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大力度去提升我们的市场占比。所以,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调整,给予客户更多的价值,然后让压力倒逼内部去提升管理效率、营销效率等,并做好技术研发以及采购等。
水产前沿:前几年没这样调整,是时机没到还是集团所提供的支撑体系还不够强?
程琦:很多东西的进步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面说到要追求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背后代表的是我们每个品种一定要想透了再去做,而不是纯粹为了追求某种规模。做一个市场,我们首先要想的是在这个品类上,有没有可能形成超出行业的优势;其次要回答,我们的研发、采购、技术、服务、营销等,能不能起到支撑作用。
跨界者的考量与观点
水产前沿:作为跨界者,在负责海大华南大区的这一年多时间里,饲料增量了不少,您是怎么做到的?
程琦:其实我对饲料的理解还远远不够,过去也没有从事营销的工作,更多是负责后台的运营。两年前到海大就职时,前面9个月的时间是负责工厂运营中心。海大华南大区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得归于集团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跟我个人没什么关系。只是说可能集团的平台、体系优势积累到了这个程度,而我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在这个位置上工作。
水产前沿:前些天看到海大在水产料板块启动了“雷 霆 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背景?
程琦:海大饲料板块的持续快速增长,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付出,在水产养殖旺季到来的时间节点上,需要给大家再鼓鼓劲,以昂扬的斗志继续下去。我们希望一线的团队在保持业绩压力的情况下,还能真正深入养殖终端去开展工作,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同时,也借这个机会给团队给予一些阶段性的激励。
水产前沿:您怎么看畜禽料企业大举进入水产,包括挖专业团队?
程琦:从我们的自身发展的经验来说,每个品类都有其独特的壁垒,不是靠营销发力就能迅速做起来。我们会去思考能不能在产品和服务上面,给这个市场的客户群体创造出差异化的价值,同时组织能力建设,产能布局这些都需要时间,快不了。
关于挖团队操盘,今天饲料行业的竞争是体系的竞争,靠挖少数几个人做好一个新的品类是很难的。
水产前沿:粤东、粤西的水产料都有发过涨价通知,珠三角迟迟没有动静,您怎么看?
程琦:我觉得还是得看供需关系,不是我们愿意涨就可以涨的问题。即便是饲料企业说经营压力大,但市面上的促销还是很多,说明压力还不够大。在供需关系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实际上是没办法真正涨起来的。今年除非遇到原料价格极端波动,否则水产饲料价格是很难上涨的。
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到终端,让所有的东西能够更简单点,我不希望团队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跟客户谈是送“两包”还是 “三包”,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沉到塘头去解决养殖户面临的问题,去思考客户的价值需求是什么,如何组织资源去满足。